摆脱哮喘困扰:科学治疗与日常管理是关键
近日,记者从多家三甲医院呼吸科了解到,随着秋冬过敏季的来临,哮喘就诊患者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。据统计,我国现有哮喘患者超3000万,其中儿童患者占比近三成。如何科学应对这一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,成为众多患者关注的焦点问题。
"哮喘虽然难以根治,但通过规范治疗完全可以控制。"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王教授告诉记者。据其介绍,目前临床主要采用阶梯式治疗方案,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、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控制,其中ICS+LABA联合疗法有效率可达85%以上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3年新版治疗指南特别强调了个体化诊疗的重要性。
除了常规药物治疗,新兴的生物靶向治疗带来了新希望。记者在某医院变态反应科看到,正在进行奥马珠单抗治疗的张先生表示:"打了两针后,夜间憋醒的情况明显好转。"不过专家提醒,这类新型疗法需严格评估IgE指标,且费用较高。
日常生活中,避开尘螨、花粉等过敏原至关重要。上海中山医院李主任建议患者定期清洗寝具,雾霾天减少外出,"就像给呼吸道戴上防护罩"。同时,适量游泳、呼吸操等运动能显著改善肺功能,但切忌剧烈运动诱发急性发作。
专家特别指出,很多患者存在用药误区,"不能症状一缓解就擅自停药,这就像灭火不彻底随时可能复燃"。建议通过肺功能检测和哮喘控制测试(ACT)定期评估,坚持全程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