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珠海人的线上"客厅":一座城市的聊天室记忆
在5G网络铺天盖地的今天,珠海人依然保留着一个特殊的网络习惯——"珠海聊天室"。这个创立于2003年的BBS论坛,历经互联网多次浪潮更迭,却奇迹般地存活至今,成为当地人心中无可替代的"线上会客厅"。
清晨的聊天室总是热闹非凡。退休教师"香山渔翁"准时分享前山河的晨钓收获,配图里总能看到港珠澳大桥的剪影;澳门跨境上班族"青茂打工人"发帖吐槽通关排队时,很快就能收到三五条同路人的实时路况更新。这座镶嵌在珠江口西岸的海滨城市,其市井生活在聊天室里得到最鲜活的呈现。
不同于其他社交平台的算法推送,这里保留着最原始的"楼层式"对话。珠海市图书馆的馆员告诉我们,他们甚至专门备份了聊天室2008年关于台风"鹦鹉"的讨论帖,作为民间防灾备灾的一手资料。去年情侣路改造时,城建部门还特意在聊天室开设专栏收集建议。
"在抖音刷十条珠海视频,不如在聊天室看一个热帖。"老网友"湾仔海妹"的感慨道出这个"古早"论坛的生命力。夜幕降临时,聊天室首页总会出现"拱北口岸拼车""吉大夜市探店"这类实用信息,随机点开一个美食帖,很可能会遇见十年前在校园论坛里"抢沙发"的故人。
如今这个日均活跃用户仍保持3000+的论坛,已成为记录珠海城市肌理的特殊数字标本。在各类社交APP疯狂争夺用户注意力的时代,这个"慢节奏"的聊天室反而成了珠海人守护城市记忆的独特方式。